幼小衔接现在开始准备了

2020年10月30日 in 育才小学有多少校区
 两天的“面谈限期”对家长来说意味着赶场忙,对很多热门学校来说意味着面谈时间过紧。陈国强认为,面谈本意就是减负,因此没必要搞得非常复杂,时间也不宜过长。过长过难的面谈,就像给学生一个下马威,让他失去对这所学校的好感,产生畏惧心理,反而不利于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。

  3、注意礼仪 细节少包办

  一些老师们提醒家长,与其投大量精力为孩子准备“豪华版”简历,不如从小修正孩子的“小毛小病”,“细节分”说不定会成为最后面试成功的关键。有的孩子一边说话一边嚼口香糖,还有孩子坐没坐相,抖腿的,眼睛东张西望的,这些都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。陈国强说:“仪表仪态是考察学生的标准之一。孩子应该有他的天性,天真活泼,但作为学生,是需要坐进课堂,要动得起来,也要静得下来。集中精力,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。”

  家长包办不如让孩子自己动手。一些老师发现,报班现场填写各种登记表时,家长总是冲在前头。“读初中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填写,不应该还由家长代劳。”

  【记者手记】

  常说细节决定成败,对升学面谈同样重要。一些校长认为,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礼仪细节,往往折射出他的学习习惯和家庭教育背景,也能反映出他是否具有发展的潜能。  “我们家宝宝还有三年才上小学,我提前来探营,来见见阵势!”记者惊讶地发现,门口等候的家长中,也不乏一些幼儿家长。“有没有考认字、算术、玩纸牌?”一见孩子出来,他们便开始打探面谈内容,积极性比孩子的家长还高。

  一位母亲告诉记者,自己就住在这所知名小学附近,是来提前“刺探军情”,如果感觉竞争太激烈,厮杀太厉害,“我就转头专攻公办小学的学区房了,户口可是要提前3年的啊!”这位母亲盘算说。

  记者还看到,一位家长苦苦守候了两个小时,一边听一边记,“这些题目我先拿回去考考宝宝,明年他还不到入学年龄,不过我也要想办法,提前让他来学校试一试!”


相关报道:幼小衔接现在开始准备了
幼小衔接这个门槛怎么跨?
幼小衔接帮孩子轻松上小学
新小学生幼小转型备战方案
幼小衔接中的注意力大练兵
相关日志

    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