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读育才小学的好处 天河区好的中小学学校的竞争力
2020年5月28日 in 广州育才小学学校
五到十年后,北京或上海的小孩会不会考大学比外地更困难?
(题主6.19日更改问题题干,以前的提法过于偏向地域之争,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执。我的本意是根据我的一些所见所闻,探讨一些现在比较热点,也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,比如人口迁移,子女教育,对下一代的期望值,还有定势思维下的个人选择是否能跟上历史的进程等等。
题主才疏学浅,只是个普通上班族,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,只是发发感慨,作抛砖引玉用。
因为引发地域争斗而受到的攻击我照单全收,是我的不对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文章:《人才高地的残酷竞争,北京家长的集体焦虑》。
有点颠覆我们以前的既有想法:比如北京考大学容易;一定要拿到北京户口让孩子在北京高考;我自己985毕业,自己孩子起码也得读个一本等等
文章节选: 我们先来算个帐——清华北大每年毕业差不多2万本硕博,去除掉本校直升的,再算上50%的留京率,每年北京留下六七千清华北大本硕博差不多吧?”
小明:“差不多,我看新闻说清北留京率已经下降到50%了”
塞冬:“北京每年有六七百个清北本科名额,但是每年留京六七千清北毕业生,我们极端点算,哪怕清北世袭罔替,拒绝非清北毕业生的娃上清北,平均是不是也得10个清北留京毕业生的娃才能上一个清北?”
小明:“不可能世袭罔替啊,谁规定的只能清北毕业生才能上清北”
塞冬:“对,如果不世袭罔替,那留京清北毕业生的娃进清北的概率就更小了是吧?”
塞冬:“我们再来算个账——每年全国985大学本硕博毕业30多万人,到北京工作的大约20%,也就是五六万。但北京每年的一本名额只有一万多个,也就是说,哪怕拒绝非985家长的娃考一本,那北京的985家长们,也得4个里面淘汰3个,才能让娃进一本”。
塞冬:虽然你是北大硕士毕业,但你家孩子可能在北京连高中都考不上。
相关日志